拍卖行从来都是巨商富贾云集之地。普通人对此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不过,这并不影响拍卖的结果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尤其当那些藏品被拍出天价的时候,这种热议就更加历久弥新,时刻丰富着大家的谈资。
在今年4月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枚59.60克拉的椭圆形内部无瑕艳彩粉红钻“粉红之星”以5.53亿港元成交,创下世界钻石珠宝类拍卖最高价纪录。将这件稀世珍宝收入囊中的不是别家,正是著名珠宝商周大福。目前这枚钻石已经被命名为“CTFPink”(周大福粉红钻),以纪念现任主席之父、兼周大福创办人郑裕彤博士,且为周大福88周年志庆。
然而对于拍卖行来说,这次成交却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这枚“粉红之星”2016年夏天被苏富比和纽约的两家钻石制造商Diacore及Mellen以7200万美金的价格联手购得。而这次拍卖实际成交价格只有7120万美元,就当下来讲,拍卖行确实做了一笔赔本的买卖。
但是要知道,评价珠宝尤其是这种稀世顶级珠宝的价值,成交价从来只是反映它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价格而已,它的价值应该放在更长远的历史时间内去衡量。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珠宝是最好的保值工具。
当然,珠宝商天价竞投珠宝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背后更有深层含义。对于许多珠宝商来说,展示自己的实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之所以愿意一掷千金竞拍珠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关注珠宝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83年以来,卡地亚通过多渠道回购了1500多件作品。梵克雅宝、宝诗龙等这些拍卖行上的常客也正在慢慢回收旧日作品,通过这些珠宝,能够还原珠宝的老工艺,因为有些珠宝工艺可能随着工匠的退休而流失,通过购买回原作,无疑可以更好地进行研究。这一现象在法国殿堂级品牌卡地亚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015年以2亿多港元购回天然翡翠项链。以282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01亿元)的价格拍得一枚25.59克拉的顶级缅甸红宝石;以573.8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4085万)拍得一枚镶有30.23克拉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的钻石胸针。
近些年来,天价珠宝拍卖的背后,其实是珠宝商之间的较量。来看看媒体的报道:“1976年,钻石大王Harry Winston曾购入一颗重12.04克拉的浓彩粉红钻石,是全世界仅有的两枚圆形粉红钻石之一;2010年11月17日,一颗24.78克拉浓彩FancyIntncePink粉色钻石以4560万美元的天价拍出,刷新了全球单颗钻石或珠宝的拍卖价格纪录,成为了新的珠宝拍卖之最。2015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上,一条卡地亚品牌的天然翡翠项链以2亿多港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世界翡翠首饰的拍卖纪录”。一枚25.59克拉的顶级缅甸红宝石,最终以282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96亿元)的价格成交,刷新有色宝石的世界拍卖纪录。
美艳的珠宝璀璨人心,不过努力用实际行动让自己和天价珠宝离得更近一些才是最好的脚踏实地。努力或许无形,但是却是最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珠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