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工序有108道
出北京天坛南门,过景泰桥,穿景泰街,便是中国生产制作景泰蓝最具权威的企业——北京市珐琅厂,现在许多游客都来这里观看景泰蓝制作的神秘过程。
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有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主要工序,如果连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制品要经过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精制而成。最让人叫绝的是掐丝与点蓝。掐丝的师傅仅凭手中的一把小镊子,就能把柔软而有韧性的扁丝七折八拧,弯来弯去变成了一条龙身、一只凤头、一朵牡丹、一株兰花。然后将一根根扁丝粘在铜胎上,就像绘画中的白描,它不是用笔勾线,而是用丝来表现。一个光秃秃的铜胎经过掐丝艺人“心运其灵,手熟其巧”的装扮,山水人物、四季花开、龙飞凤舞等千姿百态的图案便跃然胎上,俨然一幅没有上色的立体画卷。
点蓝工艺更让人称奇。每位点蓝师傅的面前都有上百只盛着釉色的小碟,他们用一种特殊的工具“蓝枪和吸管”,将不同的颜色一点一滴的填入镶嵌在胎上的丝间,丝就是分开颜色的界限,经反复三四遍的点蓝烧制,点完蓝的制品表面便如同一幅水粉画。如果把掐丝比喻成绘画中的线描,那点蓝就如同绘画中的着色。
烧蓝更有一种神秘感,一次我们走进车间,正赶上烧蓝师傅把一件刚烧好的产品从700摄氏度的炉火中取出,好一个红彤彤的壮观景象,但瞬间火红退去出现褐色,又随着炙热的冷却渐渐还原到应有的色彩。水粉状的表面变成了晶莹润泽的凝固的流质,似玉比玉透明,似琥珀比琥珀光彩夺目。烧制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由于各种颜色的釉所含金属元素不同,其熔点也不同,一两分钟或二三分钟,控制好火中烧制的时间,使色釉熔化恰到好处,全凭炉前师傅的眼力。一件制品从第一道工序到完成制作至少10次入火历练,如果有一次烧制中出了问题就很难修补,甚至会前功尽弃。
创新产品大放异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景泰蓝还是故宫博物院展示的明清时期的样式,或者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模样。而实际上,近些年来创新产品已成主流,景泰蓝技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近十多年,景泰蓝市场由国外转移到国内,生产特点表现为品种繁多,但数量很少。一个品种少则二三件,多不过十几件,非常符合高档工艺美术品的特点。
景泰蓝的装饰纹样,过去一般取材梅、菊、牡丹、月季等四季花卉,装饰手法通常采用自下而上。以瓶作例,即以底足为起点向瓶口方向发展,装饰区域在瓶中部分,这种装饰布局法已沿用了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近年来设计师王秀珍大胆采用了以瓶口为起点,花卉自上而下发展,横向式绕瓶口一周的“垂绕式装饰”布局法,其装饰区域在瓶体的上半部。戴加林大师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围绕着什么器形适合自上而下的发展,什么花卉适合采用这种装饰布局法,又创意推出了20余种风格各异的作品,其中《珍珠梅系列》还荣获了国家级金奖。
近年景泰蓝制品器形的变化也较大。如瓶类的器形较之过去丰富了许多,且趋于简洁、流畅、大气。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很强的时代感。其中《思根》、《岁寒三友》、《学而时习之》等作品,既有思想和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还把设计大师的名字掐、点在作品上,这也是景泰蓝制品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做法。
为了尽量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北京珐琅厂的美术大师们在作品造型、纹样、色彩的创作上以及工艺处理上都加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全新简洁、现代时尚的新一代作品,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