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由于缂丝历史上是用来制作皇帝龙袍、复制名贵书画或宫廷专用装饰有艺术品,是解读当时社会审美情趣、工艺水准和文化习俗的承载者,所以古代缂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素有“织中圣品”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缂丝虽然属于丝制品,但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使得缂丝制品历来被人们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来看待。缂丝织造是以本色生丝为经,各色熟丝作纬,通过“细经粗纬、通经断纬、以纬缂经”的技法,使织成物显彩纬而不露经线,把衬于经线下的书画作品临摹织造成丝织品。
自宋朝开始,人们为了长久保存容易污损的书画作品,用各色丝线临摹织造出可以摸、擦、揉、揩、洗,经得起长久珍藏的丝质复制品。北宋缂丝米芾题诗《长春图》历经数百年而依然保存完好,无愧于“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的美誉。加上复制书画缂丝需要娴熟的缂织技艺,掌握画理知识,具备较高的书画艺术修养,经万缕千丝方成工巧,所需耗费的工时财力远大于再绘制一幅书画作品,所以只有名家书画才会被用作缂丝的画稿。
缂丝作品大多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作品,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一件缂丝的创作很费功夫和时间,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数年,往往倾注着作者大量的心血。所以缂丝作品在其织造年代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程度就已十分惊人,流传至今的更愈发珍贵。从近年来缂丝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迭创新高的表现看,未来缂丝作品当会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