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古钱币收藏的发展趋势
目前,古钱币收藏的另一热点是不求孤,只求美。所谓的“孤”是指孤品、绝品,美是指品相完美的美品或极美品。这种现象不难理解,因为随着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一味地追求孤品、绝品,不但花费重金都可能买不到,就算买到了孤品、绝品,作为收藏品,一枚品相完好的普通钱币,比品相很差的孤品更具观赏性。
至于美品古钱,当首推金代的篆书“泰和重宝”折十大钱,该钱为金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当时的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所书,其字精纯典雅,美不胜收。“泰和重宝”其做工之精湛与近代机制钱媲美,故虽传世较丰,仍深受藏家喜爱,所以其市场上的价格也就相当的高,多在几千元,这次嘉德春拍上的一枚估价为1500元的“泰和重宝”合背钱,最后以约6500元落槌。
新莽时期的“一刀平五千”其制作之精美,在古钱币收藏中也是大众追逐的美品,其上“一刀”二字采用错金工艺,故又俗称“金错刀”,所谓“平五千”即在当时此一枚钱价值5000枚五铢钱。该钱很早即被人们视为收藏的珍品,早在东汉时,著名文学家张衡就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赞美诗句。另外,南北朝时北周的“五行大布、布泉、永通万国”也是不可多得的泉中美品,这三种钱币书体采用玉箸篆,精美绝伦,合称为“北周三品”。在古钱收藏中性价比最好的还应是北宋徽宗时期铸行的“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其御书“瘦金体”挺拔娟秀,甚为美观,如此精美的“大观通宝”价格却只有300元,而“崇宁通宝”更是只有30元的价格。
“不求孤,只求美”的准则在近代机制银元的收藏中同样盛行。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邮品钱币部的郭学广总经理介绍,曾经有一枚普通的“袁大头”在拍卖中拍出过3万元的天价,要知道,市场上一枚普通的“三年大头”其价格只有200元左右,之所以拍得如此之高,就是因为品相极佳。在“龙洋”中最为普通的“北洋造·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一般价格不过400元,但要是品相好可以卖到8000元。
郭学广告诉记者,目前人们“不求孤,只求美”的收藏理念只是古钱币收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人们收藏古钱币品位的进一步提升,人们收藏古钱币的理念会向追求“孤美”钱币的方向发展,即在追求美品钱币的同时,追求其稀缺性。而当前人们收藏古钱币的理念尚未达到这个层面,还仅限于“只求美”的这个阶段,在这次的古钱币拍卖中就有相当的体现,例如一枚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币,不但极其稀少,而且品相极为完美,是已知的七枚样币中品相最好者,估价为160万元至200万元人民币,最终却流拍了。价格贵是一方面,而人们收藏古钱币的理念尚未发展至此则是深层原因。随着古钱币收藏的日益深化,追根求源必然成为趋势,比如众所周知的“大清宣三曲须龙”壹圆银币,在最初户部造币总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了“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三种,而最终却选择了“曲须龙”,要追寻选择“曲须龙”的原因,人们必然会去研究“长须龙”和“短须龙”,而此两种钱只有不多的样币存世。
在未来追求“孤美品”的同时,多元化的古钱币收藏趋势也会加深,比如不同版别的收藏、断代的收藏、配套的收藏等等。总之,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古钱币的收藏仍然是文物收藏领域的一大热点。